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6页

主题:谍海泛舟

发表于2007-02-14
外务省调查部对公开情报的研究十分重视,这对日本政府制定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务省调查部内部设有:

情报课:负责整理和积累各种资料,设有电子计算机集中管理外交资料的情报中心;

分析课:是情报分析中心,它按世界不同地区和领域进行情报分析、研究,并进行国际形势的综合分析;

调查课:出搜集和分析国外的公开情报外,还同国内的学者和研究机关接触,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搜集情报,以预测中期和长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企划课:负责制定综合性的外交政策方案;

安全保障政策室:负责分析和研究国际战略及安全保障问题。
发表于2007-02-14
日本外务省调查部对政策情报的搜集和判断能力很强,如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去世前,外务省获悉他的儿子从国外回到苏联后直奔医院以及契尔年科的主任医师也独自离开在美国访问的代表团迅速回国等情况后,该部马上作出了契尔年科病危的判断,使日本政府能够及早地考虑应变措施。

1993年8月,日本政府为了应付冷战后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健全和加强外务省的情报职能,将外务省调查部改组为国际情报调查局。

国际情报调查局下设三个课:

国际情报课:注重加强情报的搜集和传递,并掌握该局的行政事务,包括情报预算和人事编制;

分析第一课:只要负责搜集苏联、欧美以及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安全保障问题;

分析第二课:主要负责从事亚洲、大洋洲、中近东和非洲形势的分析和研究。
发表于2007-02-14
*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成立于1957年,是日本科技情报的中枢机关,不是国家的安全情报机构。

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以搜集科技文献情报为主,并负责情报的处理、加工和提供服务。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搜集情报的手段以公开、合法为主。该中心设七部一馆二室和七个地方分所。

七个部是总务部、经理部、情报部、资料部、业务部、电子计算机部和科学城支部;一个馆是情报资料管;

二个室是计划室和技术管理室。

科学技术情报中心公开搜集资料性情报的能力很强。80年代中期,该中心搜集国外刊物约6000种,国内刊物4000多种,该中心已编辑了有3万多份材料的科技情报档案。
发表于2007-02-14
顾问公司和办事处

日本在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都设有企业情报活动的网点,其中以顾问公司最为活跃。顾问公司按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以公开资料为主、定期向特定顾问呈送报告的顾问公司;专门对投资公司出售企业情报的顾问公司;企业职工兼职找外快的顾问公司等等。

各种顾问公司都有很强的搜集经济、技术情报的能力,能准确地、适时地对某些企业提供情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打败对手。

除顾问公司外,日本各企业在外国的办事处也是负有情报任务搜集的机构。这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除办理业务外,几乎都负有搜集情报的使命。他们不仅提供数字和事实,也对情报进行分析和鉴定。如三井物产商社,它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办事处多达150个,在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多达3300余名;三菱商社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办事处多达170个,住友商社在世界各地也有150多个办事处。

这些顾问公司和商社的办事处从事的情报活动不仅直接为本公司、本部门的经济利益服务,而且还为官方的情报机关服务,逐渐形成了官民一体的情报体系。这是日本现代情报机关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近几年来,日本很多企业的情报机构和组织又趋于联合,走向垄断。例如,有个叫“世界经济情报服务中心”的情报托拉斯,它的成员包括日本300多家大企业、银行和经济团体,能搜集55个国家的情报,其情报搜集范围包括国民经济、投资环境、产业和市场、金融流通、产品更新等几大类。每类又分若干项,仅国民经济类就分了16项。
发表于2007-02-14
这家“世界经济情报服务中心”实际上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搜集情报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垄断性企业情报机构。
发表于2007-02-14
德国是一个情报活动历史悠久且被各国情报界视为楷模的国家。德国间谍组织不仅首次把“恩尼格玛”机引入情报通信中,而且成功的切听了罗斯福与丘吉尔的无线电通话;破译了美国使馆的“黑”密码和英国海军的密码通信;获取了苏联的最高机密。

德国现代间谍组织的创办可追溯到18世纪,绰号为“大王”的弗雷德里克被称为德国现代谍报之父。

德国的情报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1740年,当时被称为“德意志谍报之父’的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为了向外扩张,屡屡和外国作战,因此非常需要了解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于是便建立起一个情报组织。他所设立的情报组织,显示出德国人在组织上的优异才能,后来被各国谍报组织视为楷模。

19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宰相俾斯麦的扶助下,试图统一四分五裂的德国。因此德国情报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情报组织的负责人威廉·施蒂贝尔具有从事情报工作的特殊才能,被人们誉为“半个上帝”。他想出了许多谍报活动的新方法。在情报机构中建立了假情报处,专门混淆敌方视听;建立了电报和书刊检查制度;利用女间谍;在国外建立秘密情报站等。后来别的国家也纷纷效仿,建立了一些专门情报机构。1870年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国王根据战时需要,将参谋总部改为司令部,下设情报部,由施蒂贝尔领导,负责收集情报和对情报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经过整理研究后的情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表于2007-02-14
进入20世纪后,为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德国国王威廉二世也十分重视情报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情报侦查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向敌对国及边境地区布建了众多的间谍网,集中收集英、法、俄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实力和武装装备等情报。当时德军绘制的法国地图甚至比法国自己绘制的还精确、详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情报工作的技术手段又有了新的发展,发明了无线电收发电机于1914年建立了无线电截听站和以西方国家为对象的密码分析所,1915年又发明了电话窃听装置。此外,德国还把飞机侦察和空中摄影等技术手段引用到了获取情报工作中。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情报机构是陆军参谋部军事情报局,由尼古拉上校领导,在军事情报局之下设立秘密情报站,当时情报局的经费除俄国外,在欧洲首屈一指。

这期间,由于情报活动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对情报人员也提出了复杂的要求。于是德国情报机构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特工的学校,后来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也纷纷效仿。
发表于2007-02-14
从军事情报工作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分水岭:在过去的战争中,德国军事情报部门的领导除负责情报工作外,还担任其他辅助工作,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让他们担任政治工作;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让他们从事政治和宣传工作。情报机关人员也只有几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情报部门的领导开始集中精力搞情报工作。从1914年到1918年,德国军事情报局一度拥有420名官员,指派了几千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情报活动德国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越来越感觉到,情报工作比在堑壕里放来福枪有用的多。1918年11月德国战败后,德国军队被改为国防军,然而在最初的四年里,德国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和束缚,仍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格局逐步恢复了军事情报机构。

1933年1月,纳粹党头子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加快了重新武装的步伐。德国情报机构和陆海空三军一样很快地发展起来。同年10月,希特勒政府提出:“国防部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在反间谍与宣传活动方面捍卫军事政策的利益随后队国防军谍报组织进行扩充和改组,成立了隶属陆军部的军事情报局,在的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推荐下,卡那里斯出任局长并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负责整个德国的情报工作。
发表于2007-02-14
卡纳里斯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幻想在欧洲建立一个以英法德为首的美国”。德国情报机构称他为“空中飞人杂技员”。意大利驻柏林的武官对他的评价是“毫无顾忌,智力超群”。德国军事情报局说他“诡计多端”而德国党卫军的保安队长则说他是“最大的叛国者自始至终都在直接的故意地向英国出卖自己国家的军事机密”。正是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混乱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的个人经历,使卡纳里斯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人。卡纳里斯1887年出生于德国北部多特蒙德市郊的一个十分富有、颇有权势的资产阶级家庭。年轻的卡纳里斯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海军。1905年进入基尔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备分配到“德累斯顿”号轻巡洋舰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这艘舰的旗手和情报官参加了著名的科罗内尔海战和福克兰群岛海战。1915年,卡纳里斯到柏林海军部出任联络官并晋升为上尉。1916年夏天,他被派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从此开始了情报生涯。
发表于2007-02-14
有趣的是,当他最初在西班牙从事谍报活动时,就与当时在那里从事谍报活动的年轻的英国上尉孟席斯勋爵(后来的英国情报局长)不期而遇,并险些遭其暗算。后来刚到马德里不久的卡纳里斯就患了重病,德国海军驻马德里谍报站给海军部发了一份电报,要求派一艘潜艇接卡纳里斯回国治疗,这份电报被英国海军的密码分析局截获。根据这一情报,英国海军命令两艘正在德国沿海活动的潜艇随时准备截击前来接卡纳里斯的德国潜艇,同时命令孟席斯领导的驻马德里间谍小组监视卡那里斯的动向,及时准确地掌握其登艇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引导潜艇进行拦截。不想卡纳里斯经化装后,乘渔船出港,在外海换成潜艇逃之夭夭。

1928年,卡纳里斯被调离海军参谋部,派往美国从事谍报活动。20年代后期他曾先后以北海基地参谋和海军波罗的海的海兵站站长的身份参加于组织在中欧和巴尔干半岛的谍报网。

1933年,卡纳里斯上任情报局长后,希特勒亲自接见了这位新任局长,并对卡纳里斯满怀希望地说:“我想建立一个像英国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团结一群人,满腔热情地去工作。”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