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潘基文“笑到最后”的幕后故事

发表于2006-11-03

前四轮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意向性投票一路领先,意向性投票结束后其他候选人纷纷主动退出;10月9日作为安理会推出的唯一候选人被推荐给第61届联大表决;10月13日在联大192个成员国代表的掌声中任命受到通过。潘基文这次的胜出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和平静,而安理会在他的投票中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一致赞同。

事实上,潘基文“笑到最后”的整个过程并不真如媒体说的那样顺风顺水,背后联合国内部充满着对话、沟通甚至交易和较量——平静之下暗流涌动,细细品来却大有嚼头。

人们记忆犹新的,首先是美国挑起的选区之争。今年3月份,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称,新一任秘书长的选择不应该拘泥于地区,而应该选择最能干的人,美国实际上是不同意下任秘书长从亚洲产生,想打破在秘书长选择上不成文的地区轮换惯例。

而美国中意的人选是来自东欧的波兰前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以及来自北欧的候选人。但这个意见提出后遭到了联合国其他成员国代表一致的反对。联合国内部的地区划分中,从来没有把东欧、北欧抑或中欧单独列出来;讨论国际事务时,这些地区都统一在欧洲部分,所以这个提法很荒谬。
发表于2006-11-03
当时,英国和美国一样,要求秘书长的选择不拘于亚洲范围,法国没有表态,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明确支持亚洲国家的候选人,这得到非洲53个国家的支持,接着很多拉美国家也支持亚洲,这样声势就比较大,后来不结盟国家也表态支持。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就开始考虑是否要坚持原来的立场了。

这也导致了美国的表态来得很晚。到今年9月份,潘基文和卢武铉到美国访问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布什对韩国所有的来宾都讲“你好”,唯独见了潘基文说“祝你好运”。这其实就是在暗示,美国也表示赞成。

但即使这样,美国仍然在背后搞名堂。在亚洲产生新任秘书长基本成定局时,美国却推出了拉脱维亚的女总统弗赖贝加。而安南当时也推波助澜,说他希望历史上有位女性当选秘书长最好——看来还是听了美国的。事实上,安南根本不合适作这样的表态。

美国最后同意潘基文也有别的原因。美国当时处境比较难,伊拉克问题、阿富汗问题、朝核问题已经把它搞得焦头烂额了,所以没有更多的精力花在联合国秘书长的“较量”上,另外韩国毕竟还是它的盟国。几种因素最后促使美国下决心选择了潘基文。
发表于2006-11-03
至于除了潘基文以外的其他几位亚洲候选人,没有被选上也是有原因的。

印度的候选人沙希塔鲁尔当时被一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否决票,实际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了。当时印度媒体曾经批评中国,说是中国投的否决票。事实上,这一票是美国投的。

为什么呢?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美国不希望印度在亚洲坐大,取得的自由太多。尽管它希望利用印度来制约中国,但又不想做得太明显。另外,联合国的传统一贯是中小国家的人当秘书长,突然来个大国,震动也太大。

再者,塔鲁尔从小长在英国,之后回到印度,22岁再到联合国,在联合国干了28年,资历相当的老。美国不希望一个在联合国工作时间太长、在安南之下工作时间太久的联合国高官接班,这样对推动联合国未来的改革不利。选举时,印度政府实际上也考虑再三,推出塔鲁尔之后,印度再“争常”时就有阻力了,因为按照联合国的明文规定,常任理事国不能和秘书长所在国家是同一个国家,这种情况下,印度对他的支持也并不是显得太有力量。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