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11页

主题: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发表于2007-02-06
特种部队,俗称“精锐部队”、“敢死队”、“突击队”等。在国际上一些重大劫持以及人质事件的解决上,特种部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恐怖特种部队一般编制规模小而精悍,而且训练课程极为严格。

 俄罗斯“阿尔法”别动队:“阿尔法”别动队现有250人,隶属于联邦安全总局,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7月的著名的“A小组”。“阿尔法”共参加了数十次战斗,为俄 
 
 
罗斯的反恐斗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已成为一支举世瞩目的反恐怖尖兵别动队。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旅:以“绿色贝雷帽”著称。成立于1942年2月。在1990-1991年间,突击旅捕获了数十名恐怖分子而自己无一伤亡,大大打击了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活动。

以色列特种部队:SayeretMatkal——国防军第262部队,总参谋部直属侦察营。以色列官方的立场是,这支部队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存在。曾有一名美国人为全世界的特种部队制订排行榜,将这支神秘部队的综合战斗力排为世界第五。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齐全、资金最雄厚的特种部队。建立于1978年4月,编制2500人,武器装备、训练设施让其他各国特种部队望尘莫及。
发表于2007-02-06
英国特种部队

一、早期的英国特种部队 · 2

二、第22特别空勤团(SAS) · 5

 
 
 
三、特别空勤团的选训体制 · 20

四、特别空勤团标识 · 34

五、特别空勤团专用装备 · 35

六、特别空勤团反恐实例 · 37

俄罗斯反恐尖兵“阿尔法”

一、恐怖分子屡造事端 · 58

二、阿尔法应时而生 · 62

三、优中选精打造精英 · 68

四、栗色贝雷帽 · 77

五、阿尔法的武器装备 · 78

六、反劫持,屡建功勋 · 83
发表于2007-02-06
以色列特种部队

一、以色列之王 · 118

二、阿尔侬将军和他的战士 · 123

三、痛苦的铸造 · 131

四、兵员和训练 · 135

五、武器装备 · 137

六、“萨耶雷特” · 140

七、反恐行动、战例 · 143

肩负反恐重任的美国特种部队

一、美国特种部队历史悠久 · 178

二、特种杀手 · 190

三、入选条件和集训 · 193

四、特种兵的装备与徽章 · 202

五、反恐、实战案例 · 203

德国边防第九大队

一、临危受命 · 226

二、兵员、装备和训练 · 229

三、摩加迪沙行动 · 234
发表于2007-02-06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创建和使用特种部队的国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成立了哥曼德突击队、特别空勤团(最初称作L分队)、空中哥曼德等众多特种部队,或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这些部队一般人数不多,但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取得了即便是数倍于他们的大部队也难以取得的战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战后,英国的安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几支特种部队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的被缩编改编,有的被撤消合并,有的渐渐由特种部队变成了常规力量。但英军在战争期间形成的一些特种部队战法战术、组织原则、选拔 
 
 
训练体制等不仅都得到很好的继承,而且还有新的发展。与过去相比,现代特种部队装备更精良,攻击力更强,用途也更加广泛。在英国镇压反殖民解放运动的海外行动、马岛战争、海湾战争、反恐怖主义行动和国际维和行动中都出现了特种部队的身影。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国际上民族、种族和宗教矛盾引起的局部冲突日益增多,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走私贩毒和其他有组织犯罪活动等暴力活动的增多,英军特种部队的作用还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发表于2007-02-06
第二,投入的方式灵活多样。投入的方式是特种作战的关键环节,成败往往在投入的一瞬间就已经确立。英特种部队掌握了多种投入的技术,水面进入可以使用冲锋舟、大型军舰或靠泅渡、蛙人等方式;陆地进入可以搭乘摩托车、侦察巡逻车或用步行、高山攀登等方法;空中进入可以用直升机或运输机投送或实施伞降、滑翔等;而入室行动则有屋顶绳降、强击破门、爆破取口等形式。

第三,以局部打击为主。由于特种部队规模较小,火力强度也受到限制,一般只选择点目标打击,在打击完成后迅速撤离,很少承担固守阵地的任务。

第四,以小部队分散行动为主。特种部队一般接受的都是连级以下的战术任务。在战斗中,多是化整为零,以小组、小分队、支队为单位行动。马岛战争中,英军特种部队使用四人侦察分队,海湾战争中是8人步行侦察支队,而解救伊朗驻英使馆人质时特种部队是两人为一组。

第五,战斗准备状态高。英军特种部队可以始终保持临战状态,这一点通常用A、B队轮换的方式实现。当A连处于较高一级战斗准备状态时(如执行驻北爱尔兰地区的反恐怖任务),B连即处于较低一级准备状态(如在直布罗陀执行治安警戒任务)。两支部队定期换防,以防止第一线的队伍出现疲劳。在战斗行动中,也有类似的分工。如特空团到达伊朗使馆人质事件现场后,有一队人处于随时进行攻击的准备,而另一队人则准备在更长一段时间后采取行动。
发表于2007-02-06
英军特种部队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除了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外,还在于它有完善的选拔和训练体制。无论是特别舟艇中队还是特别空勤团的选训周期都非常长。如果要进入特舟中队,首先要获得突击队员资格。为此,士兵就要经过约30周训练,而军官的选训、实习期更是长达两年。有3年以上突击队员经历的人方可申请参加特舟中队,并需再接受一年的特种训练。英军特种部队在选训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淘汰率很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首先要具备过人的体能。英特种兵可以在负重约32公斤的情况下,快速越野达50公里以上,这为他们在实战中携带重武器,执行长途奔袭和远距离侦察任务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军十分重视对特种兵“一专多能”的训练。在特空团里,成员们有的精于操舟,有的擅长驾驶,有的专攻伞降,有的是山地、极地战专家,同时他们每个人都掌握使用先进武器以及爆破、医护、通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此外,特种部队的训练也很注重精神因素,往往给受训人员制造各式各样的障碍,以考验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在团队中应当具有的合作精神。这些年来,由于报名人数减少,预算削减,传统的选训体制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但英军始终没有降低特种部队门槛的意思。

英军参加特种行动的除了特别舟艇中队和特别空勤团外,还有其他一些部队。有的部队虽然已由特种部队转成常规部队,如伞兵团,但仍保留了特种部队的许多特点;有的部队不是特种部队,但极具特点,是特种行动中的“黑马”,如廓尔喀部队;而有的部队虽无特种部队之名,却有其实,如第十四情报连。
发表于2007-02-06
第22特别空勤团,是英军特种部队中最杰出的一支,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980年特别空勤团成功解救被困在伊朗驻英使馆中的人质,这一仗令SAS名声大噪。在以前,特别空勤团出于安全考虑,原本不愿意让外界过多了解自己的内情,一直刻意保持低调。但自从人质事件后,全世界的媒体都开始关注起这支英军的传奇部队,有关它的各类报道层出不断,特别空勤团神秘的面纱逐渐被世人揭开。

 
 
 
SAS是一支有着不平凡成长经历和光荣传统的部队。早期特别空勤团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SAS在北非战场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在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和70年代初期,SAS在这段时间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早期特别空勤团最大的收获还是找到了特种部队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被定为SAS座右铭的一句话:“勇者必胜。”
发表于2007-02-06
特别空勤团的前身L支队组建于1941年。成立这支部队的目的是为了破坏轴心国在北非的通信和运输线。英军最初的设想是通过伞降将L支队空投到德军身后,但几次尝试都未能得手。后来的做法是用车辆载着部队穿过德军南侧的沙漠,绕到敌人的后方,这一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L支队炸毁敌军数百辆停在机场上的飞机,烧毁军用物资,切断通讯线路,破坏基础设施,用很小的代价换来了巨大的战果。

到1942年时,L支队已发展至390人,被重新命名为第一特别空勤团。在几经重组和扩大后,特别空勤旅于1944年成立,它包括两个英国特空团(第一和第二团),两个法国特空团(第三和第四团),一个比利时特空团(第五团)和一个通讯连。

1944年6月,盟军开始大举反攻后,特空部队被空投到法国,在敌占区,他们与当地的抵抗组织一起,为盟军的轰炸行动提供目标情报并接应进攻部队。法国解放后,SAS回到英国,任务改成为盟军进攻德国实施侦察。后来,SAS又被派到挪威,协助遣散已宣布投降的德军。

1945年,随着战争结束,特别空勤旅被暂时解散。但两年后,英国又重新组建了属于本土军(后备役性质)的第21特别空勤团。SAS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番号这才得以幸存。事实证明,英军当时保留SAS的决策是再正确不过了。
发表于2007-02-06
1948年,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生了武装暴动。当地游击队神出鬼没,凭借有利地形屡屡挫败当局的围剿,令统治者伤透了脑筋。曾担任过二战时期SAS指挥官的迈克·克莱弗尔特少校,建议当局组建特种部队深入丛林去剿灭游击队,他的主张被采纳。由他亲自挂帅的这支特种部队被命名为“马来亚侦察分队”,并于1951年12月被正式授予第22特别空勤团的番号。20世纪50年代末,马来西亚的游击活动被有效遏制了,SAS似乎又将面临被解散的结局。好在1958年阿曼等地爆发的起义,使SAS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机,它很快证明自己不仅擅长丛林作战,而且在其他的环境中也同样威力无比。英政府开始意识到这支高度灵活、高度隐蔽的部队潜力巨大,它的作用是别的部队难以替代的,因而决定将SAS永久地纳入英军正规部队的战斗序列中,只是一度将其兵力减少至两个连(SAS最多时有五个连)。得到了名份的特别空勤团从此更加卖力,在20世纪60~7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四处出击,先后出征婆罗洲、亚丁等地,竭力维系已处在风雨飘摇中的英帝国殖民统治。毋庸置疑,SAS几次得手并不能阻挡住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但他们在无数次实战中磨练出的军事功夫不能不令世人折服。

1.大卫·斯特林和SAS的诞生

1941年的夏天,大卫·斯特林中尉躺在苏格兰军队医院的病床上。这位来自英军第八突击队的军官,几天前参加了一次冒险的试验,成为英军中第一批尝试伞降的人。但由于他们的跳伞水平实在太差,斯特林的降落伞在空中被撕破,他被重重地摔到地上,折了两条腿并因脊柱受伤而暂时失明。整整两个月在病床上无法动弹,这对热衷于成天在疆场上厮杀的斯特林来说真是一种煎熬,他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思考。
发表于2007-02-06
斯特林中尉想得最多的是,英军在北非沙漠中的处境和几年来英军突击队的得失。当时,隆美尔的北非军团活动十分猖獗,盟军处境艰难。第八突击队所属的雷考克部队在沙漠中同样是乏善可陈。尽管突击队员们骁勇无比,但英军突击队最初的作战思想局限于正面抢滩、在海军支援下尽快完成以破袭为主的行动。兵力少、火力弱决定了突击队不可能在登陆后坚持很长时间,因此,只能尽可能选择距离较近、敌人防守较薄弱的地方作为进攻目标,而这些目标大多都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在北非战场上,如果面对处于较好战斗准备状态的敌 
 
 
军,突击队的行动就不得不增加人手,然而,这样做更易被空中敌机发现,进攻一旦失去突然性,效果差强人意也就在所难免了。

斯特林仔细研究了北非的地图。他发现这里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上,而向南广袤的沙漠却被军事家们忽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大部队是无法穿过这一地区的。斯特林想,这片空旷地带不正可以是小股特种部队活动的天堂吗?设想让一支小分队穿过沙漠,绕到敌后破坏敌军的战略设施,岂不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吗?想到这里,他急忙把自己的计划拉出一张单子来。在他的设想中,这支新的特种部队目标应是破坏敌军的通信线路、机场、车库、补给线、物资仓库等;作战时应尽可能隐蔽、出奇不意,人数也越少越好;部队的训练应强化各种入侵方法,诸如伞降、划船和陆路渗透;特种部队应迅速组建以配合第八军的反攻等等。有了这么绝妙的主意,下一步就是要设法得到英军上层人物的赏识,这对于还是一名下级军官的斯特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11页